南屿鲜浸粉历史悠久。虹桥镇有浸粉店铺七八家,由于做工讲究,面白细腻,滑溜爽口,生意极好。利用这些粉制成的面条好吃受欢迎,目前全国就有多个城市设有鳝鱼面等类型的浸粉面馆。
鲜浸粉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,也比较省力,不过如今人们将螺旋千斤顶应用到粉食压制过程中,不仅取得了和之前一样的口感,还省时省力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其制作过程如下:
鲜浸粉的原料是大米,米需碾5遍,粒粒似珍珠般光亮。把米洗好浸泡半天后,在石磨上磨。磨之前在米中放置膠釀(牵头,烫过的粉干头)。磨好后用浸布把水沥掉,放在木桶里搅拌,让布巾裹好发酵。气温低时,四周铺些稻草保暖。如果还是没有发酵,把20个皮球大的原料放在镬里煮一下,不能过度,煮三分熟即可。然后放在石臼里捣,捣好放在米床上捺、揉、搓,做成一个个30厘米长、直径15厘米的圆柱状粿。把“圆柱”粿放在浸粉筒里压。
浸粉桶是由樟木挖空,高50厘米,底部嵌有细孔的铜质底盘,称粉镜,以螺旋千斤顶(杠杆原理)挤压。粉粿穿过铜孔成为细长细长、雪白雪白的面丝,一定长度后用手掐断,放在加热的锅里,用爪篱撩起,以清水淋3遍,一绞一绞在竹簾上晾,然后用手托,翻翻松,不至粘连。鲜浸粉与粉干、细面不同,不用晒干,直接送往面店。